第一讲                                                                                 下一讲

学时:2学时

课题: 绪论  

目的任务:了解本课程研究对象、内容、增强感性认识

重点:本课程研究对象、内容  

难点:机器与机构、构件与零件的区别

教学方法:利用虚实陈列室、工程案例等多种教学软件,展示本门课研究的对象、内容。

绪论 

0.1 引言

自阅

0.2 机械概述

0.2.1 机器和机构

  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着各种机器。

机器的种类繁多,结构形式和用途也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机器有三个共同的特征:

(1)都是人为的各种实物的组合;

(2)组成机器的各种实物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可代替或减轻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

点击下图可拆装

  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各种实物的组合,它只符合机器的前两个特征。(1)(2)

0.2.2 零件和构件

构件:运动的单元;

零件:制造的单元。

0.2.3 机器的组成 

1 原动部分     2 工作部分    3 传动部分    4 控制部分 

0.3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性质、内容、 任务和学习方法特点

0.3.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性质与研究对象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基础课,其研究对象如下:

第一篇 构件静力分析 

研究对象为刚体或刚体系统,即忽略构件的变形,将构件视为在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不变的物体。 

第二篇 构件承载能力计算

研究对象为变形固体。具体地讲,是经过力学模型化处理的杆状构件。 

第三篇 常用机构 

研究对象为常见于各种机器中的机构。如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 

第四篇 常用机械传动

研究对象为常见于各种机器中的机械传动。如齿轮传动带传动等。 

第五篇 通用机械零部件 

研究对象是在各种机器中普遍使用的零部件。如轴承联轴器及离合器等。

0.3.2《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

第一篇 构件静力分析 (理论力学)

  主要研究刚体在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即根据力系平衡条件分析平衡刚体的受力情况,确定各未知力的大小和方向,是构件承载能力计算的基础。 

第二篇 构件承载能力计算(材料力学)

  主要研究变形固体的强度和刚度问题,为机械零件确定合理的材料、截面形状和尺寸,为达到既安全又经济的目的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篇 常用机构  (机械原理)

  主要研究机器中常用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动力特性以及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四篇 常用机械传动 (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

  主要研究机器中常用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运动特性,以及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五篇 通用机械零部件(机械零件)  

  主要研究机械中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选用、设计原理和方法。 

0.3.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任务 

(1)能熟练地运用力系平衡条件求解简单力系的平衡问题。 

(2)掌握零部件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方法。 

(3)熟悉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结构和标准,掌握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和通用零部件的选用和基本设计方法,具备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能力,初步具有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4)具有与本课程有关的解题、运算、绘图能力和应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0.3.4《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方法特点 

  本课程是从理论性、系统性很强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向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学会综合运用知识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所学知识解决机械设计问题是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是设计能力的重要标志。

 (2)学会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 本课程又是一门能够应用于工程实际的设计性课程,除完成教学大纲安排的实验、实训、设计训练外,还应注意设计公式的应用条件,公式中系数的选择范围,设计结果的处理,特别是结构设计和工艺性问题。

(3)学会总结归纳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多,内容繁杂,所以必须对每一个研究对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设计思路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与其他研究对象进行比较,掌握其共性与个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分析和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

(4)学会创新 学习机械设计不仅在于继承,更重要的是应用创新,机械科学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就是不断创新的历程。只有学会创新,才能把知识变成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